高考艺体文化培训-文化赋能,助推“职教高考”
本文转自:中国文化报
王秀芳
“职教高考”是职业教育的专门性高考,作为与普通高考并行的高等院校招生考试制度,其有效拓宽了中职学生高质量职业发展通道,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。职教高考采取“文化素质+职业技能”考试招生办法,推进“职教高考”培养模式教学创新研究,通过构建符合中职学校专业发展的文化育人体系,实现文化贯穿育人全程,有助于提升教育教学管理水平,培养更多应用型高素质技能人才。
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/核工业卫生学校是一座有着近60年核医学背景的“院校一家”医卫类中职学校,在办学过程中秉持“两弹一星”精神、新时代核工业精神,打造独特的“核卫文化”特色育人文化体系,在推动“职教高考”教学管理模式创新方面作出有效探索,本文将结合学校相关实践,探讨“职教高考”特色育人模式创新发展和职业教育人才贯通培养的实现。
以立德树人为根本,构建“核卫文化”育人体系
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,要“统筹职业教育、高等教育、继续教育协同创新,推进职普融通、产教融合、科教融汇,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”。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/核工业卫生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,通过独特的“核卫文化”理念和精神,在培育师生艰苦奋斗的精神、激发师生争先进位的热情、增强师生干事创业的信心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。在教学育人过程中,秉承“仁爱、精技、修身、进取”的校训,坚持“仁心仁爱、人人出彩”的育人理念,要求培养的护理专业人才不仅有通用的专业知识、技能素养,还应具备“敢于担当、乐于奉献、仁爱爱人”的核应急事故救护特殊专业技能。
以文化创新为主轴,推动中职特色教育模式
在新职业教育法和相关政策支持下,根据中职学校升学和就业“双导向”定位推动“职教高考”人才培养模式,以文化创新为主轴对教学管理创新机制进行深入研究,探索一套系统的中职特色教育模式,制定“职教高考”管理保障机制,在师资建设、班级建设、教学方法、课程改革等方面突出专业文化特征。如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/核工业卫生学校依据《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》,遵循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律,结合护理专业人才核心素养和班级实际情况,培养具有精湛技能和奉献精神的高素质基层护理人才。通过“职教高考”教学管理模式,吸引学生投入学习,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、价值观和世界观,增强自我认同,坚定成长成才信念。
以目标导向为引领,落实文化贯穿育人全程
筑牢思政教育文化之基,培育仁心仁爱专业情怀。包括深入开展“四史”“五观”教育,坚定“四个与共”“五个认同”;开展以仁心仁爱、大国医匠精神为核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;开展心理健康教育、安全教育、核医文化教育等。
从班级管理文化入手,建设仁心仁爱先进班级。确立班级建设目标与发展愿景,设计具有“核卫文化”背景的班徽、班训、班歌;建立具有护理专业特色的班团组织机构、兴趣爱好小组、志愿服务分队;建立集班级学习、生活、活动、综合素质评价于一体的班级制度体系;倡导“仁爱、笃学、精技、进取”的班风学风。
举办班级文化活动,提升仁心仁爱综合素养。结合专业人才培养要求,开展专业知识与技能竞赛活动,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水平;以发展学生“仁性、理性、悟性、灵性”四性素养为特色,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系列活动,促进学生个性发展;以培育广德爱众情怀为核心,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,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和仁爱济世的精神。
开展职业文化指导,引领仁心仁爱生涯发展。以促进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提升为目标开展专业学习指导教育,形成笃学精技的专业学习态度,提高学业水平;以促进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开展职业生涯指导教育,坚定仁心从医、仁爱为民的职业志向;以促进就业创业能力提升为目标开展就业创业教育,增强学生求真应变、创新进取的社会适应能力。
形成多元协同育人格局,共育仁心仁爱医护人才。依托学校隶属医院、学校所在社区以及家长委员会,共享医院、社区、家庭教育资源,建立“学校+家庭+医院+社区”四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。
(作者系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/核工业卫生学校讲师。本文系2024年度湖南省教育科学“十四五”规划职业教育专项课题《推动“职教高考”培养模式教学创新机制的研究与实践》结论性研究成果,课题编号:XJK24BZJ046)
版权声明
本站资讯除标注“原创”外的信息均来自互联网以及网友投稿,版权归属于原始作者,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提供您的版权证明和身份证明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侵权信息,谢谢.联系地址:977916607@qq.com




